我国短版快印业现状和发展特点
2023年03月17日 洛阳机械设备网
我国短版快印业现状和发展特点
我国短版快印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总量持续增长,既有新兴短版业务的增长,也有原有批量印件化整为零带来的增长。
2.质量要求逐步提高,不仅体现在短版快印需求中高档商务印品和精美包装印品的比例在增加,而且体现在大众化需求对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不仅追求彩色化,而且追求个性化、艺术化。
3.印品范畴迅速扩大,既有纸张类印品,也有合成树脂类印品;既有简单的单色、套色印件,也有精美的多色印件;既有文件、资料、书刊、报纸类印件,也有样本、广告、招贴、票据、吊牌、商标、包装盒、手提袋等商业、商务、包装印件。
4.从业者数量庞大,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所以近年来投资短版快印业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地方出现了短版快印企业、作坊集群。
5.购买短版快印设备的印刷企业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的文印中心、校办印刷 厂,也有快印店、广告公司,还有各种规模的出版印刷厂、商业印刷厂、包装印刷厂;既有三产类企业,也有大中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更有大批的民营企业。
6.印刷设备配置多样化,既有轻印刷型小胶印机,也有重型机概念的商务型小胶印机,还有数码印刷机和生产型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既有单色机和带双色头的印刷机,也有双色机、四色机和多色机;既有通用型设备,也有功能型专用设备;既有单张纸印刷机,也有卷筒纸印刷机;印刷机的幅面则从八开、六开、五开到四开规格种类繁多。
7.工艺技术多样化,除应用了直接制版、数码印刷外,在传统印刷领域,不仅融合了胶印、凸印、网印、喷墨等印刷方式,而且应用了UV印刷、联机UV上光、翻转双面印刷等最新技术。
以上繁荣景象体现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又是千差万别。从短版快印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来看,总体上是,经济和商务发达地区,短版快印业也相对发达;民营企业发展步伐比较快,更愿意接受新技术。
受限于区域经济的异步性发展
从此次短版快印市场调查中部分四开及四开以下幅面胶印机供应商提供的主要客户群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双色和多色胶印机的购买力主要来自华东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告公司、快印企业、包装和商标印刷企业居多;单色重型机的拥戴者以长江以南居多,主要分布在短版快印企业、票据印刷厂和商标印刷厂。带打码头的多功能小胶印机最为走俏,普通小胶印机一般只在机关文印中心和个体企业等单一从事文件、资料印刷的领域有人缘。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市场繁荣的大背景下,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商业发展不平衡,短版快印的市场空间、印品范畴、质量要求、设备需求等也存在很大差异。
1.少数城市短版彩色快印市场已经或正在形成
在一些大城市,产生于办公自动化的短版快印业,市场重心正在由单色印刷向彩色印刷转移。既有专业从事短版快印者,也有大小通吃者,还有以短版快印起家,而后向中长版印刷拓展的发展者。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同步,各地所走的路不同,发展水平也不一样。
就各地的高端市场而言,在以上海为代表的贸易中心城市,频繁的国际交流活动,高频率的展览、会议及各种商务活动,高度商业化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高密度的商业,加上快节奏的城市发展步伐,使得高档商务印件的需求更突出“快”与“精”,其“快”已不仅仅体现在印刷速度上,更多则是体现在对速度的保障上,也就是“快”的信誉度上。所以,定位于高端市场的短版快印企业更倾向于采用数码印刷设备和进口小型多色印刷机。
在以北京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中心,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短版彩色快印市场,但由于高端用户群体相对较小,除快印店外,虽也会有阳春白雪者引领行业之先,在商务中心区摆上数码印刷机,但其目的更多的是树立品牌形象和培育市场,他们往往有印前设计或传统印刷业务做后盾,非进口胶印机不能满足其品位需求。而一般较高层次的短版快印企业,往往以短版快印起家,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逐渐筛选掉零星小客户,当有了相对稳定的客户资源后,开始向中长版印刷挺进,并本着资源互补的原则,结起同盟网络,而后以全方位印刷服务商的形象包揽用户的全部业务,或自己加工,或由网络同盟协作加工。
在上述地区,由于短版快速业已经有了相对比较长的发展历史,所以,竞争激烈,继续在低端市场拼价格者已寥寥无几,低端产品大多流向周边地区的小城镇,从而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短版快速业的发展,甚至形成集群,例如北京周边的沧州、廊坊等地。
一般的大城市,其短版快印业除个别城市因地理优势而具有一定的规模外,大多还未形成百舸争流的蓬勃发展之势,高端印件部分流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部分被当地少数几个企业垄断。吉林省长春市良宇彩印厂的骆春虎厂长在谈到长春的短版快印状况时就曾这样评述:长春从事短版快印的企业不是很多,但活源很丰富,良宇彩印厂现有的一台01机、一台三鑫YK500NP和一台冠华YK1800,经常每天14小时运转还满足不了需要,由于商务型YK500NP的效率非常高、适应性很强,马上还要再添置。其实不仅长春,整个东北地区都是这样,有很大的市场尚未得到开发。在东北地区,黑白印件的短版快印需求不像南方那么多,但彩活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个别做得比较成功的企业拥有几十台四色机和数码印刷设备,基本垄断了这一市场,但其价格与南方相比不具有优势。现在,短版快印的优势在东北已慢慢显现出来,吸引了一些人来开发,但很少,所购置的设备也是什么档次、什么价位的都有。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即便是中等城市,短版快印业也已初步完成了市场细分,竞争已趋向有序化,相当一部分企业有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发展思路,各就各位,各司各职,向周边地区拓展已成共识。无锡长江样本有限公司的钱宪力总经理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以前同行们都是埋头干自己的,彼此还相互戒备,现在大家则时常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共谋发展。”在这些地区,民营企业居主流,投资不再具有盲目性,经验与理智使其更注重供应商的门第、信誉与质量,适用与适度超前的投资理念,使进口和国产印刷设备都有钟情者,既有非进口机不纳者,也有喜洋货而不嫌弃“土产”者。
2.多数中等城市已形成短版印刷市场,但快速需求尚不普遍
江苏省徐州市现有1300多家印刷厂,但据徐州市东润印务有限公司杨志霞总经理介绍,这些企业多数从事黑白印刷,都是小型印刷厂,其中从事彩色印刷的只有十几家。这十几家印刷厂有国营的、民营的、合资的,一般采用大型彩色印刷设备。
在发展中地区,许多地级市,尚处于“告别铅与火”的转型时期,短版市场总的需求是黑白印件居多,中低端产品占主流。高档彩色短版印品绝大部分流向发达地区,其余基本留在当地的大中型传统印刷企业,为了更多地吸引住外流印件,也开始购置适合短版彩色快印的设备。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胶印工艺尚属新工艺,所以,最钟情于国产单色机,很依赖售后服务,而且喜欢互相效仿,示范作用胜过一切推销手段。
在采访中安徽宿州税务局印刷厂张敬义告诉记者,宿州从事短版印刷的小型企业非常多,2000年还都采用铅印,现在只有一半左右改用胶印,只有印刷总厂有一台小型四色机。宿州税务局印刷厂2001年购置第一台胶印机时,之所以选择多元YP1A3A票据印刷机,就是因为多元承诺的维修服务不超过24小时让他们感到心里有底,不用顾虑不懂工艺、工人素质低。事实证明,多元不仅严格履行了承诺,而且设备精度、稳定性都比较高,几年来每天平均开机8~10小时,没出现大故障,售后服务当地代理商就能胜任,而且维修人员接到求助电话后十几分钟、最多不超过半小时就能到厂,根本不用担心延误生产。后来多元推出带打号码的机型时,该厂毫不犹豫地成为首批用户。在其示范作用带动下,宿州大多数企业也都选择了多元。
在此次调查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会提到售后服务问题,特别是当地代理商的作用,也不乏因一个用户的成功投资而带动当地一大批用户的事例,如徐州东润的杨总就曾讲到:“我公司于 2003年1月购买YK500BNP后,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这款机器在当地又销售了10台左右。”
3.少数中心城市和广大中小城市,轻印刷就足够了
西藏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这里,印刷厂多为政府机关、部队、院校或大型企业的三产。受访的西藏自治区党委机关印刷厂是这一群体中的佼佼者,厂长张振宝先生介绍说,西藏短版印刷需求比较多,主要是书刊、文件类印品,商业印件很少。目前相对也有了比较旺盛的彩色短版印刷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成本居高不下,客户承受不起,印刷厂也承受不起,所以,基本是黑白印刷,轻印刷设备就能满足需求。
广大的中小城市,尤其是在北方,除从属性的文印室外,没有或极少有人投资短版印刷,即使有,也基本沿用铅印,短版印刷需求大多被传统印刷厂兼收并蓄,或流向外埠。
来源于不同行业背景的异步性发展
同一地区的短版快印企业,“出身”或行业背景不同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